2025“源泉”单元获奖名单公布
在2025木兰国际电影节8月17日的闭幕之夜,灯光映照下,“源泉”单元评委会携手我们的联合创始人及艺术总监沈玮,共同揭晓了本年度“源泉”单元的三项大奖,荣誉与获奖导演依次为:
最佳艺术探索奖(现金奖$300加币,约合¥1600人民币):郑淼鑫导演,《今宵多珍重》
特别提及:穷山恶水电影小组(陈思思、杨潇),《备忘录》
观众选择奖(现金奖$300加币,约合¥1600人民币):穷山恶水电影小组(陈思思、杨潇),《备忘录》
这三个奖项直接授予导演本人。
于2022年设立的观众选择奖由参加“源泉”单元放映的现场观众投票选出。最佳艺术探索奖于今年推出,替代2023年设立的最佳短片评审团奖,鼓励那些在理念和形式上具有实验性与突破性的创作。
本届“源泉”单元评委会由Nicole CHI AMÉN(生于哥斯达黎加的华裔导演,2024年获得木兰的最佳新导演奖)、梁超洪(在国际上广泛展出的艺术家)及宋晓佳(作品斩获多项荣誉的电影制片人)组成。
作为评委会代表,宋晓佳与大家分享作为评委的感受:2025木兰国际电影节“源泉”单元的评审工作为我们开启了一段发现与深思的旅程。入围的十五部短片、纪录片与动画的导演们跨越了形式与叙事上的边界。以始终真诚的目光,他们带领观众与评委领略了诗意的现实主义、实验性的结构、沉浸式的长镜头及多样化的跨类型创作。带着这些作品所激发的好奇与灵感,我们在讨论中反复回味他们所留下的情感回声。正因如此,像木兰这样的电影节才格外重要:它鼓励艺术探索与冒险,促成交流与连接,让温柔的、锐利的或革命性的故事都能超越它们的原点、引发共鸣。能够参与其中,是我们的荣幸(中文版由许诺翻译)。
三位评委为荣获评委会奖项的两部作品撰写了颁奖致辞(中文版由许诺翻译):
《今宵多珍重》
Nicole CHI AMÉN:有些故事在讲述之后依然常驻心底。在表面的简洁之下,这部影片一丝一缕地向我们展示“告别”这一复杂心境。影片里有青春的火花,也有离别的伤感,更有记忆、友情与爱的喜悦。
正因其艺术的探索、真诚的表达、温柔的叙事以及对独立电影精神的延续与传承,我们非常高兴地将“最佳艺术探索奖”颁发给《今宵多珍重》的导演郑淼鑫。
宋晓佳:《今宵多珍重》让我久久难忘,它温柔而又犀利地描绘了离别前夜。伪纪录片的形式让影像真实得近乎令人不安,像是无意中听到的片刻私语。让演员同时拿起摄影机的无穷巧思,剥去了电影形式上的繁复,让有限变为无拘无束的创造。在它有限的篇幅中,藏着每一个曾经历过告别的人的心碎与梦回。
梁超洪:郑淼鑫的《今宵多珍重》让观众同时以片中角色和影片创造者的身份进入一个极为亲密的空间。我们见证了一群好友在友情与爱将被撕开的前夜,如何相互依偎、倾诉。离别的痛苦在其中真实可感,却在结尾时转化为一种宣泄与释然。影片的低成本制作恰恰是它的力量所在,也凸显了写作与剪辑的精湛笔法。恭喜导演!
《备忘录》
梁超洪:《备忘录》这部作品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赞赏。我们在此将“特别提及”颁发给穷山恶水电影小组,以鼓励他们为本届电影节带来的这部作品以及为新冠疫情所留下的宝贵记录。极少有纪录片能同时兼具严谨的批判和形式上的创新探索。恭喜穷山恶水电影小组!
Nicole CHI AMÉN:祝贺《备忘录》的创作者们!在他们的手中,那段孤独与动荡的时光从记忆中生出“不能 不明白”的抵抗力量。他们以勇气展示了在社会与政治的震颤下,个体生活的脆弱与坚韧。在有限的条件里,他们创造出丰盈,用片段编织出震撼人心的提醒:我们之所以讲述故事,是为了理解、为了坚持、为了继续走下去。
宋晓佳:《备忘录》不仅是上海封城的编年史,它更是一种回击。导演们走入镜头,主动挑战体制,他们的介入几近行为艺术,让抵抗成为故事的一部分。把桎梏化为可能,《备忘录》证明电影不只是记录,更是生存、反思,以及在受限空间中的重生与再造。
“源泉”单元自2019年设立以来便聚焦、推广新兴导演及其富有创造性的原创作品。通过公开征片收集而来的电影由我们的终选团队进行选拔。
本届“源泉”单元官方入围作品还包括:导演林诣涵的《无辜的肉》、导演譚鉦樺的《通訊默示錄》、导演王瑜、Jaro MINNE的《春来发几枝》、导演邱润枫的《潟湖》、导演岗珍的《甜茶馆女孩》、导演程宇的《雨中的两人》、导演范文溢的《翻开,然后呢?》、导演蔺康靖的《老马》、导演张曜元的《相谈》、导演瞿之正的《升旗手》、导演刘重燕的《事过方觉》、导演孙坤的《诗人》及导演金城屹的《无聊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