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凝视与沉思 – 2025木兰国际电影节

 In Announcement

作者:王晖

今年木兰纪录片单元的四位创作者,从各自独特的叙事视角,通过三部纪录长片,展现出消费主义浪潮下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困境和挑战,饱含了其深切的人文关怀。《巢》的导演秦潇越和《十方之地》的导演黃肇邦,分别着力于一个有限的空间,深入地捕捉底层人物的生存境况。《湧浪之间》的两位导演王博和潘律则是在对一系列看似无关却又相连的元素的条分缕析中,探析香港沉疴的历史根源,这种不拘一格的叙事手法,臻至“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意境之美。

《巢》
家是儿时的庇佑之所,亦或是心之囚笼。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人物微妙的情感变化被放大。一张桌子,是饭桌,也是儿子的书桌和工作台。母亲的唠叨与抱怨、父亲的嫌弃与指责、儿子的反叛与迷茫,在这个局促的空间里,陷入胶着。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体现的不再只是父与子的抗衡,更是人与文化之间的冲突。那份看似是物理空间的压迫感,浸透的是社会、文化对生命力的遏制。无声的镜头,成为了一个罅隙,给空间里的人物一点喘息的机会。如此压抑,濒临绝境的他,为什么不选择出走呢?

《十方之地》
一条长街,牵系着生死的两端,众生盘桓其间,匍匐求存。观音庙、长生店、祈财的信徒、风雨中劳作的清洁工、弃物中谋生的老者……这些不同角度的底层人物生活的细腻展现,构成了一个具象的写实空间,与香港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商场里光鲜照人的橱窗背后,被无视的是一种不堪的灰色地带。畸形的经济发展模式、恶化的贫富差距、欠缺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社会议题在导演克制的、极具人文关怀的镜头下,被重新审视,并引发人们的深思。

《湧浪之间》
广场、港口、集装箱、山水、空气、玻璃、钢、旧街、电梯、噪音……这些元素是生活的片段,也是历史的残片。在对这些碎片的沉思与叙述中,影片逐渐呈现给观众一个现实世界框架中和历史维度里的真实的香港。创作者运用空间的转移和对历史的回溯,透析了今之香港的由来,也引发今之香港走向何方的探寻。

Photo of Jane Wang
Jane WANG 王晖
Assistant Programmer
Contact Us

We're not around right now. But you can send us an email and we'll get back to you, asap.

Start typing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